今天是:

科研与服务

科研服务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科研服务 >> 正文

教育名家讲坛第七期: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逻辑

发布日期:2023-06-10    作者:     来源:     点击:

2021年10月25日下午,我院在东校区一教208、209讲学厅举办第七期“教育名家讲坛”,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如平研究员应邀开讲。我校戴青云副校长、职业教育教师学院院长邓文新教授出席了本期讲座。讲座由职业教育教师学院副院长刘海兰教授主持,我校教育硕士、本科生及教师等500多人到场聆听。


陈如平研究员

讲座初始,陈如平主任以党的十八大至2020年底国家出台的46份关于教育的高位阶文件开篇,指出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。并就如何学习、贯彻和落实文件中的内容,给出了独到见解。

讲座中,陈如平主任着重强调了5个“方”,包括社会主义下的办学方向、历史方位、教育方针、育人方式、教育教学方法,并以此为核心展开论述。第一,办学方向。应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属性、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。从办学方向来审视教育的政治正确性。他指出教育不仅是教育问题,也是社会问题,更是政治问题。教育不仅是理论问题,也是现实问题,更是实践问题,并以当前广受社会各界关注的校外培训机构整治为例加以说明;第二,历史方位。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“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,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”的要求。教育工作重点应放在全面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上,要把立德树人融入基础教育各环节,在巩固提高普及水平的基础上,实现高质量发展;第三,教育方针。除阐述了教育方针的具体内涵外,陈主任强调教育应“校本化”。每所学校都要设计好各自的“育人目标”,精准描述 “学生样”;第四,育人方式。我们要力克基础教育的四大“旧样态”,并分别从目标、内容、过程、评价上构筑起具体的育人方式;第五,教育教学方法。针对现在“四无”青少年——学习无动力、真实世界无兴趣、社交无能力、生命无价值感的出现,他提出教育教学一定要注意“时代性”,同时兼顾教育性、实效性与创新性。


讲座现场

在互动交流环节,同学们积极踊跃,现场气氛活跃。有学生提问“相较于‘天才儿童’,‘普通儿童’应如何更好的进行兴趣开发”。陈主任指出,首先,要抓住儿童兴趣发展的关键期;其次,学校应着重通过阅读、野外拉练、合唱、演讲四种内容的课程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;另外,提出科学和人文艺术的结合才是最好的兴趣导向,鼓励孩子们跨学科、跨领域、跨专业地发展自己的兴趣。


讲座互动交流环节

最后,刘海兰副院长做了总结发言,感谢陈主任为我们带来的精彩讲座。

陈如平主任的讲座从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入手,通过对政策文件的深入解读,层层递进、环环相扣地结合当前社会关注的众多教育议题展开具体分析,帮助在场师生更好地了解、把握和认识政策,扩展了大家根据政策去选题和展开研究的思路与视野,令人受益匪浅。


讲座嘉宾简介:陈如平研究员,教育学博士,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。曾任杭州教育学院干训处教员,北京市第五中学副校长,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深圳南山附属学校校长,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副局长、纪委书记,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管理处处长,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、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。兼任中国教育学会理事、学术委员、教育管理分会副理事长等。现主要从事教育领导与管理、基础教育创新、现代学校发展、区域教育规划等领域研究。2017年首倡“有人性、有温度、有故事、有美感”的新样态学校理念。

(撰稿:侯佳慧 摄影:梁宇铭 审核:覃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