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6月18日,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团赴香港教育大学教育博物馆参观。该馆珍藏了人民教育出版社、高等教育出版社等权威机构出版的中小学教材精品,系统呈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教材建设的辉煌历程,使师生们深刻体会到“尺寸教材,国之大者”的教育使命。
教材展陈:浓缩教育发展史诗
在“新中国教材发展”专题展区,从1951年第一套全国统编教材到最新部编版课本,各教材按历史脉络陈列。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港澳特色教材专区,其中《品德与公民》教材展现了港澳的公民培养的重视。

数字体验:科技赋能教育传承
在数字化互动区,师生们体验了“活态教材”交互系统。轻触屏幕,1950年代的语数英等课的内容便尽数呈现;教育管理研究生许同学在电子书墙前操作时说:“这种书籍的数字化陈列方式,让多年前的学过教材又一次呈现在我们眼前。”


育人对话:共研教材建设新篇
香港教育大学老师现场讲解:“教材既要传承文化基因,更要培养未来素养。”学生们就“数字化时代教材的守正创新”展开研讨,特别关注粤港澳大湾区教材融合发展路径。


此次参访既是教材建设成就的观摩课,也是教育技术创新的实践课。教材是教育的“芯片”,未来我们将以更高站位做好新时代教材研究,共同探索中国特色的教材建设之道。
(撰稿:许小美,初审:梁乐明;终审:谢德新)